關於時間相位一致,其實應該把時間和相位兩者分開來談。相位正確,早就是喇叭設計的重要條件,在電腦化測試普及的今天,絕大多數的儀器都可以直接測試喇叭的相位正確性,音響玩家甚至還可以買到簡易的相位測試表。
但時間一致與相位一致要一起達成,那就是Thiel首創的觀念了。
從「時間」的角度來看,向後傾斜的前障板是最容易理解的部分,聲波傳遞時,高音的速度較快,而低音相對較慢,如果喇叭單體擺在垂直的平面上,高音會比低音「快一點點」到達人耳,所以Thiel把喇叭做成向後傾斜的角度,稍微拉開高音與聆聽者的距離,補償低音較慢的問題,如此高音與低音就會「同時」抵達耳朵了。
CS 3.7箱體可以修飾的直角,全部變成了弧線,從頂部鋁鑄一體成形的蓋板,到兩側障板的弧面層板,延伸到喇叭背後的鋁合金龍骨,CS 3.7可說是前所未見的Thiel喇叭。
堅持一階分音
CS 3.7還延續了Thiel的傳統,採用一階分音。Thiel相信,只有一階分音才真正擁有無相位失真的特性。分音器每增加一階(6dB滾降斜率),相位失真就會提高360度(反轉),所以越多階相位失真就愈大。既然要達到最低,甚至沒有相位失真,Thiel自然會選擇一階分音。
一階分音搭配使用的單體必須擁有更開闊的頻寬。
一階分音代表衰減的斜率最小,每一個八度只有6dB滾降,為了讓各音路之間的頻率銜接達到「平直」,單體的工作頻率範圍必須拉開,才能讓兩端「緩降」的斜坡,銜接為平直的頻率響應。
所有Thiel喇叭搭載的單體,全部都是在Lexington的工廠手工打造。
自家設計的同軸單體
三音路設計的CS 3.7,以一個同軸單體搭配兩只低音單體,而低音單體其中還有一個是不發聲的被輻式單體。
先從「同軸單體」講起,要求得時間相位一致,同軸單體可說是最完美的設計典範,但Thiel並不是一開始就採用,而是近幾年才研發出Thiel自家的同軸單體。
這款CS 3.7使用的同軸單體,振膜面積增加,代表在單體劇烈運動時,音盆分裂造成的失真可能更大。
Thiel於是把振膜表面設計出「縐折」,在不需要增加振膜重量的前提下,提高振膜的剛性。
利用縐折將中音單體「平面化」
將同軸單體的中音振膜設計成「縐折」狀,還有另一個考量,就是把中音振膜「平面化」。從橫剖面看過去,CS 3.7的中高音同軸單體,幾乎是位於同一平面上。
過去的同軸單體中音部分都是傳統錐盆,高音則藏在錐盆中央凹陷處,錐盆狀的中音振膜會對高頻產生若干「染色」。
所以CS 3.7的新型同軸單體,藉由利用縐折把振膜「平面化」,然後把高音和中音的位置調整到同一個水平,製作出獨一無二的Thiel同軸單體。
再看看CS 3.7的低音單體,同樣的也使用特殊的幾何形狀,達到不增加振膜重量,但提高振膜剛性的效果。
延續被幅式單體設計
Thiel一直很喜歡應用「被輻式」低音單體,就是增加一只「不發聲」的低音單體,藉著聲波頻率共振,適度的增加低頻量感,卻不會增加低頻染色。
所有Thiel單體都在Lexington自家工廠製作,強調短音圈、長磁隙加上銅環的設計,這些都是公認可以降低單體失真率的好設計,缺點就是:組裝麻煩、成本偏高。對Thiel來說,成本不是第一考量,好聲才是CS 3.7最重要的目的,自然不會顧慮這些額外的成本。
重量達到41.5公斤的CS 3.7,半圓形鋼盔的頂蓋,以鋁合金鑄造,卸下網罩,CS 3.7的前障板也是鋁合金鋼板。兩側障板也拉出漂亮的弧線,這是多層夾板製作。
在音箱製作的強固性,CS 3.7無疑地成為Thiel新一代的典範,達到了Thiel有史以來最好的聲音表現!
Thiel把新上市的CS 3.7當作「最好的Thiel喇叭」,CS 3.7打破了Thiel的傳統,結合了近十年來Thiel所有技術研發的精華,建構出新一代Thiel喇叭的面貌。
Thiel CS 3.7 器材規格
型式:二單體三音路落地型喇叭
頻率響應:32Hz-35kHz
平均阻抗:4Ω(最低2.8Ω)
靈敏度:90 dB
重量:41.5 kg
尺寸:320×1140× 530 mm (寬×高×深)
超值價 : 420000元